2011年,民眾經歷了食品安全領域上演的各種“大戲”:瘦肉精、毒饅頭,毒奶粉……跨入2012年,大戲是否還會接連上演?從目前來看,食品安全領域的戲碼依舊不斷上演。前陣子有報道稱,酸奶吃出避孕套,近日又有報道稱,安徽利辛查獲一批“甲醛鴨血”,問題產品達十余噸,檢測顯示這批鴨血甲醛超標400多倍;還有北京黑作坊冒臭味熏出香干。從未消停的問題食品制售商為老百姓的餐桌再加猛料,“按下葫蘆又起瓢”的食品安全問題,愈演愈烈。 年關將至,有網友調侃甲醛鴨血與黑作坊香干準時送上了“新春賀禮”,“恭祝國人2012年更加百毒不侵!”也有網友列舉包括甲醛鴨血、黑作坊香干在內的食品安全事件,稱“據說一個中國人死了,倒在地上,拍扁了就是一張元素周期表。” 少了討伐聲,多了調侃與反諷,有專家認為這種網絡輿情的變化,體現出人們對于愈演愈烈的食品安全問題已抱有一種無奈的自嘲態度,這是次次監管不力的后果。 有評論認為,是唯增長主義制造了這筆“健康赤字”,也讓中國人慢慢患上了“食品安全焦慮癥”,重建有道德的商業精神、健全政府監管機制,才能還原市場經濟既是“法治經濟”又是“道德經濟”的本來面目。 一直以來,在食品安全領域,我們依靠的是道德和監管。但道德沒有強制力,監管卻常有空白,以致于食品安全問題近年來頻繁發生,諸如甲醛鴨血之類的事件,時不時的就會出現在公眾的視野之中??梢?,食品安全不能僅依靠道德救贖和有關部門的監管,更需要法律來處罰敢于犯險的制假、售假者。 不可否認,“甲醛鴨血”“黑作坊香干”的出現只是在眾多食品安全事件上再添一件,對已經麻木的中國消費者而言,只能再次安慰自己,災害并沒有波及到自己身上,身體暫時未出現明顯的傷害。在如今我國食品安全環境中,且不管是環境物質帶來的隱患,還是人為因素造成的“潛規則”,消費者的信心已經被打擊得千瘡百孔,如何真正改變目前這一狀況將成為亟需解決的首要工作。 俗話說,“法律是道德的底線”,當道德在利益面前失去效用時,我們需要用法律來震懾制假、售假者;只有打疼、打怕制假、售假者才能讓他們將道德銘記在心頭,不敢制假、售假;沒有制假、售假,則會讓民眾有信心,也會讓企業受益。
上一篇:別吃發芽土豆 當心中毒
下一篇:進口關稅本月下調洋奶粉售價仍堅挺